健康教育

每天一包烟,连续抽了50年,这个习惯竟让82岁的曾爷爷付出惨痛代价。原本以为口腔里的小肿块只是普通上火,却不料是中分化鳞癌的“预警信号”。这场由香烟引发的健康危机,最终在先进科学技术与景德镇市第一人民医院医护的共同努力下成功化解。
2022年12月,曾爷爷发现右侧口腔长出肿块。起初大家不以为意,没想到三个月间,肿块如雨后春笋般疯长,表面破溃出血,面部神经受侵,导致右脸肌肉不受控地抽搐;肿块压迫咀嚼肌,连流食吞咽都像吞刀片,曾爷爷体重骤降,营养摄入严重不足,日渐消瘦。家人带着他辗转求医,最终在景德镇市第一人民医院揭开了疾病的真相。 2023年3月27日,曾爷爷来到市一院肿瘤内科就诊。经穿刺活检确诊为口腔中分化鳞癌后,治疗陷入两难困境:患者年事已高,同时患有高血压、慢性支气管炎,若采用传统手术或放化疗,其耐受性差,治疗风险极高。景德镇市第一人民医院肿瘤内科主任赵建华、主治医生张剑飞等专家反复研讨,在充分与家属沟通并征得同意后,最终制定靶向治疗联合放化疗的个性化治疗方案。 “靶向药物治疗就像精准制导的生物导弹,能锁定癌细胞表面的靶点,切断其生长‘命脉’。”肿瘤内科主任赵建华介绍,靶向药物精准作用于肿瘤细胞,联合放化疗增强抗癌效果,同时降低传统治疗带来的毒副作用,为高龄、基础疾病缠身的肿瘤患者提供了更安全有效的治疗新选择 。 治疗期间,医护团队实施“24小时健康监测”,根据老人的血糖波动、吞咽反应等指标,动态调整用药剂量。面对皮疹、恶心等不良反应,护理团队精心制定“饮食-康复”双方案,从流食搭配到口腔清洁,每个细节都力求完美。 尽管治疗过程充满艰辛,他仍坚持每天在病房走廊散步,曾爷爷依然乐观面对,用沙哑的声音和医护人员开玩笑。在家人的悉心照料与医护团队的专业守护下,奇迹逐渐显现:两个月后,口腔肿块缩小,破溃面完全愈合,已能正常进食,体重回升10斤,生活基本恢复自理,康复出院。后期患者通过免疫治疗维持恢复状态,定期来医院复查。 2023年8月20日,患者来院复查,状态良好 “长期吸烟会使口腔黏膜反复遭受焦油、尼古丁等致癌物刺激,导致细胞基因突变。”赵建华强调,曾爷爷50年的烟龄正是诱发癌症的关键因素。数据显示,吸烟者患口腔癌风险是常人的8-12倍,且吸烟时间越长、量越大,发病风险呈指数级上升。 此次成功救治不仅是靶向治疗技术突破的有力证明,更以鲜活案例敲响健康警钟:烟草中的焦油、尼古丁等致癌物质,是诱发口腔癌的“头号帮凶”,长期吸烟将成倍提升患癌风险。值得庆幸的是,随着生物医药科技的飞速发展,靶向药物应运而生,它们如同智能“生物导弹”精准打击癌细胞,配合放化疗形成高效低毒的治疗方案。这不仅展现了现代医学对抗癌症的强大力量,更让高龄、基础病缠身的患者也能获得有效救治。但科技治疗始终是“后盾”,定期进行口腔检查,才是预防癌症的“第一道防线”与“最佳良药”。
健康科普
口腔癌是头颈部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是世界第六大常见癌症。我国是口腔癌高危地区之一,其发生率约占全身恶性肿瘤的1.75%-5.18%。据统计,我国每年新增口腔癌4.81万,相关死亡病例达2.2万。因此,我们应走进口腔癌,更深入地了解它,认识和预防它。
1、什么是口腔癌?
口腔癌指的是发生在口腔的恶性肿瘤的总称,包括颊癌、牙龈癌、腭癌、舌癌和口底癌等。口腔内的很多部位都有可能癌变,患者可能会出现口腔斑块、溃疡或无明显原因的反复出血,严重影响患者的交流、进食、容貌等。
2、诱发口腔癌的高危因素?
烟草中的尼古丁有致癌作用,有研究表明,吸烟人群患口腔癌机率是不吸烟者的2-3倍,吸烟使口腔黏膜有不同程度的炎性增生,长期抽烟后黏膜发白,演变为烟白斑。此外,研究表明,饮酒与口腔癌正相关,其代谢产物(如乙醛)可能残留再口腔内并对口腔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另外,酒精有促癌作用,其对口腔黏膜的化学性烧伤也会增加口底癌的风险。
WHO将槟榔列为口腔癌的一级致癌物,咀嚼槟榔人群患口腔癌的危险性是不咀嚼者的7倍!咀嚼槟榔可能引起口腔粘膜上皮基底细胞分裂活动增加从而导致口腔癌的发病率增加。另外,咀嚼槟榔的过程也会对口腔黏膜造成机械性损伤,导致口腔黏膜纤维化,如果持续咀嚼槟榔会进一步加重增加癌变机率。
此外,不良口腔卫生习惯,病毒感染( HPV病毒,尤其是高危型HPV16和HPV18等亚型与部分癌前病变和口咽癌的发生有关。HIV病毒可以引起卡波西肉瘤及淋巴瘤的发病),牙周病、慢性炎症刺激、长期机械损伤(如残根残冠、锐利的牙尖、不良修复体等长期慢性的刺激可导致舌癌、颊癌的发生)等都是诱发口腔癌的高危因素。
3、早发现,早治疗
口腔癌平均5年生存率不足50%,但各期患者生存率相差极大,早期5年生存率可达90%以上,而晚期仅在10%左右,因此识别和诊断早期口腔癌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若是出现了下方的症状,应及时就医! ① 周以上尚未愈合的口腔溃疡 ② 口腔黏膜的正常颜色是粉红色的,如果出现白色、红色或发黑的斑块且无法抹去则为不正常现象 ③ 口内与颈部有不正常的肿胀和淋巴结肿 ④ 口腔内有反复不明原因的出血⑤面部、口腔、咽部与颈部有不明原因的麻木与疼痛 4、口腔癌自我检查与科学预防 同时,我们也应该学习如何进行口腔癌的自我检查,尤其是有长期烟酒史、咀嚼槟榔的高危人群更应该定期检查,及时发现,尽早就医。 预防口腔癌的关键就是改变不良生活习惯,戒烟戒酒,拒绝槟榔,提高口腔卫生保健意识,学会自我检查与正确识别口内异常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