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文化

壮士枕戈待晓日,誓死捍卫家国宁! 记市一院呼吸内科团队

发布时间:2020-05-21    点击量:2388


疾风知劲草,国危显忠贞。这个春天里,有逆行的英雄,有各行各业人们咬紧牙关闭门不出的忍耐,更有秉承着不破楼兰终不还勇气的医护人员在病房里无私坚守。市一院呼吸内科主任卢志军和他的团队,就是这样一支抗击新冠,敢打硬仗的铁军。


   “战役当前,呼吸科医生不上谁上”


  壮士枕戈待晓日,誓死捍卫家国宁!市一院呼吸内科主任卢志军,就是这样一位新冠肺炎患者24小时的健康保护神。自新冠疫情发生以来,要采访市一院呼吸内科主任卢志军,拍他一张工作中的照片,真的很难。一是因为他忙的不容易约到时间,更无暇坐下来说几句话;二是面对镜头,卢主任总是谦逊地摆摆手:别拍我,拍科里的其他同志,他们都在忙。

   自从疫情发生后,作为呼吸内科主任,卢志军主任比任何人都清楚形势的严峻,在他的影响和带领下,呼吸内科全体医护都对即将到来的抗击疫情的工作有明确的思想和心理准备,知道这将是一场硬仗。

image.png

呼吸内科主任 卢志军


   战役开始之前,卢志军就撂下一句掷地有声的话:“传染病大多是呼吸道疾病,作为呼吸内科医护,我们就该顶上去。”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战役正式打响后,卢志军和科室人员放弃了大年正月里合家团聚的机会,顾不上坐下来与家人吃一口热腾腾的年夜饺子,就转身去了一线。脱下节日的盛装,穿上厚厚的防护服,在呼吸内科里废寝忘食的战斗着,全身心地投入到救治工作中。黑天白昼对于他们来说,早已没有区别。同是血肉之躯,他们已经忘记了个人的疲累,只将患者的安危挂在心头,疫情的现状才是他们心系的全部。


“要做市一院的永动机”


    终于见到卢志军主任,隔着一层医用帽,也能清晰瞥见他帽下的根根白发,清晰刺眼。一个多月的昼夜不眠不休,让这位专家的白发又添了几缕,皱纹又密了几道。尽管双眼布满血丝,往日轻快的步履也因连日高压,身体疲惫而略显沉重。但仍看到他在患者床前细心地问诊,亲切地关心患者,对确诊后心情焦虑的患者进行耐心地开导鼓励。

    可谁知道,此时的卢志军主任已经连续奋战一个月多月!相比较别人,他更需要休息!更需要有一口喘息之机,问候一下久违的家人。但看着病房里熙熙攘攘的患者,卢志军主任放弃了休息,又拿起了体温计。医者父母心,他比任何人都希望患者能够早日出院,早日康复!

   “我对不起的人就是我的父亲,他是一位晚期肿瘤患者,特殊的时期不能陪着他,只能定期给他寄药……。”说起老父亲,卢志军主任哽咽了,言语中满是对家人的歉疚之情。

   卢主任对患者的付出,大家都看见眼里。“卢主任很辛苦的”,呼吸科护师程红萍用 “俯首甘为孺子牛”“闷头做事”“事情做了也不会多说”评价她眼里的卢志军主任。

   而呼吸科里除了卢主任,其他的大夫也放弃个人的休假,无怨无悔地在国家需要的地方,守卫在医疗前线,救治不断送来的新冠病人。谱写出一曲曲荡气回肠的医疗赞歌。

image.png

细心照料患者


    副主任王达俭于1月22日加入一院新冠专家组,参与相关病例的会诊讨论,并在隔离房值二线班,除夕夜晚上接到电话,王主任立即从家里出发,深夜12点到医院会诊疑似病例。由于爱人也在二院一线抗疫,夫妻俩忍痛将三岁多的孩子送往农村亲戚家照顾。自己又返回抗疫一线,由于工作中与新冠患者密切接触,王达俭主任自己也在2月6日进行了医学观察。观察期间,王达俭主任一边观察,一边管理同期观察的三十位同事。王主任说:“为了患者早日康复,我愿排除万难做医院永动机”。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2月19日刚刚解除医学观察,王达俭又马不停蹄地开始参与组建并管理呼吸二病区发热留观病房。还在疫情期间,利用休息时间为600多名群众解答呼吸疾病方面问题。

   呼吸内科丁月梅医生自疫情开始的一天,就一直值守发热门诊,她说到:“作为一名有多年呼吸内科临床工作经验的医务工作者,我愿意在国家和人民需要的时刻,冲锋在抗击新冠病毒的一线,无条件服从医院党委安排,为赢得抗击病毒战斗的胜利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丁月梅医生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自从战斗打响,她就没有离开过一线,浑然忘记了家里年迈的父母和年幼的孩子。更令人感动的是,丁月梅医生的爱人也是一名医生。整个春节假期,两人都奋战在医疗工作岗位上,家里的两个孩子全部托付给了爸爸妈妈,自己到现在都没有陪过他们一天。

   呼吸内科的施昌礼医生是一位援疆回来的医生,援疆归来,按照规定本来应该好好休息一段时间。但是他毫不犹豫地作出陪大家一起“打硬仗”的决定。谈起他,卢志军主任一脸心疼。但施昌礼医生一边埋头做着手里的工作,一边轻描淡写地说:“为了抗击疫情,整个医院都在高速运转,我所做的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

   疫情特殊时期,呼吸内科所有的工作,卢志军均亲力亲为:对门诊患者进行详细的病史采集,系统查体,认真分析辅助检查结果,对于疑似患者及时与专家组成员会诊,制定完善的治疗方案。他以自己的言传身教,打造了一支业务精湛,敢打胜仗的团队。他们业务精湛,反应快速,面对超出人体承受极限的工作压力。他们默默承受,从不喊苦叫累,人前更是绽放出云淡风轻的微笑。

“我们科的所有医护都令我钦佩”


短暂的交谈中,卢志军主任坦言:景德镇的疫情防控,随着确诊病人的治愈出院,已经取得了阶段性胜利。然而对于呼吸内科,他们肩上的担子一点也不能放松,防输入病例的任务依然漫长艰巨,他们要在诊断上严格把关,不漏掉一例可疑病例。

   众所周知,新冠肺炎和季节的呼吸道传染病在症状上有许多相似之处。这也让疫情爆发之后,许多有呼吸道症状的市民感到恐慌,“我干咳,乏力,是不是新冠肺炎?”“我持续低烧,胸闷怎么办,需不需要做核酸?”诸如此类的疑问,是卢志军主任和他的团队在门诊天天都会遇到的。要解答这些问题,就要进行鉴别诊断。

  “鉴别诊断”四个字看着简单,背后凭借的是卢志军主任精湛的医术和丰富的诊断经验。工作近30年,临床经验异常丰富的他,面对困难从未退缩,在抗击疫情的战斗中成为年轻医生的工作榜样和业务主心骨,保持着年轻人一样的工作强度,甚至比年轻人还要冲锋在前。  

   冬春季的呼吸内科,就算是在平时也非常忙碌。新冠疫情的突如其来,给本就高负荷运转的呼吸内科增加了更多工作量。卢志军主任不顾身体的疲乏,反复叮嘱大夫们:“对肺炎患者的诊断要高度谨慎,须反复询问病史,不放过任何一例可疑病例”。

   每天8点的早交班,除了对常规病人的病情介绍之外,卢志军主任还要对呼吸内科住院危重患者及疑难患者逐一进行诊疗指导。再加上疫情防控的会议、会诊、病例讨论,一圈下来,常常是忙的连饭都顾不上吃一口。  

image.png

“我们一起加油”

   疫情当头,能看出人性百态。有些人不拿疫情当回事儿,自由散漫,不戴口罩,坚持聚会;而另外一些人则心理压力过大,疑神疑鬼,几近崩溃。接诊工作中,相较临床病情而言,更让卢志军担忧的是患者的心理压力。

  “疫情来势汹汹,有些患者的心理压力很大。这时候我们一边给患者讲科普知识,一边安慰患者们。”  在重重压力包围下,让卢志军感到欣慰的,是他团队的无私支持。“呼吸内科的病人大多是呼吸道疾病,病情也比较重。尽管疫情当前,仍然有很多呼吸道患者需要住院治疗。但是无论是支援收治医院,还是发热门诊的值守。困难面前,大家都主动报名,坚决服从安排。我们科的所有医生都让我钦佩。”

  “我们是一个50多人的大团队,除了我们科里每一位医生之外,护理团队的姐妹们给我们的支持很多,她们更辛苦。”说起团队的每一位成员,卢志军都心怀感恩,“有他们一起奋斗,我才有力量。不然我一个人能做什么,又能做多少呢?”

   朴实无华的话语里,让我们看到一位在呼吸道疾病战线上奋战30余年的老专家,在面对疫情时的付出和担当,无私与无畏。无论是流感,还是新冠,他都像一颗螺丝钉,钉在需要他的工作岗位上,昼夜旋转,默默无言,却绽放出人生绚丽夺目的光彩。这一束耀眼的光,成为暗夜里一盏彻夜长明的明灯,带领着呼吸内科团队在抗击疫情的路上无所畏惧,勇往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