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天地

【人文关怀提升行动】以尊重为药:记肝胆外科一位“老病号”的人文护理微光

发布时间:2025-07-22    点击量:119

 八年前,一场肺叶切除手术,在李师傅的生命里划开了一道难以愈合的创口。一根引流管,一带就是八年,反复清创换药,可引流管每日仍固执地流出20-30毫升淡红色液体。几年间,他因严重贫血反复入院,成为肝胆外科病区里一张熟悉的面孔。每一次入院,医生们总在血液资源紧张的现实中尽力协调,只为将那一袋维系生命的红色液体送到他身边。

      “李师傅,这次血红蛋白结果出来了,偏低了些,输上这一袋,您头晕乏力的感觉应该能缓一缓。”

      “李师傅,今天又要输血了,您打算左手还是右手输液?”

      “李师傅,昨晚睡得怎么样,现在做护理还是稍等会儿?”

      责任护士每一次耐心问询,都在传递一个信息:患者的意愿和舒适是应该被重视的。哪怕选项有限,也要让李师傅感到决定权在自己手中,这是他反复就医路上最珍贵的“自由”。恰是这份尊重,成为李师傅和肝胆医护人员之间最朴实的互动和默契。独自一人在病房里接受治疗的患者除了李师傅,还有张大娘、刘爷爷……面对那些无家属陪护的患者,肝胆外科医护团队会主动给予“临时家人”般的陪伴。责任护士小汪、责任护士小曹、小刘……她们核对治疗单时总会刻意多停留几分钟,除了常规宣教以外,和他们话话家常,聊一聊有趣的事情。真诚地微笑,耐心地询问,贴心地服务,这些看似平常的互动,却实实在在用温暖填补了亲情的空缺。

      面对饱受病痛折磨的“老病号”,李师傅的引流袋依然每日悬挂床边,下肢水肿尚未完全消退,尽管出院后又会因为严重贫血再次入院,但是李师傅在伤病的漫长旅程中依然保持着内心的平静与坚持。

wechat_2025-08-14_104016_468.png

  科室医护团队深知,精湛的技术操作只是基础,他们更应该将人文关怀“三米、三关”服务(三米真诚微笑,二米真诚询问,一米贴心服务;关心、关爱、关注患者)融入日常工作中,融入与病患的关系与尊重里。患者们渴望被看见、被理解、被尊重,于他们而言,我们的人文微光,也是病患康复路上一剂不可或缺的良药。



来源:肝胆外科

编辑:李迎

审核:陈同君

审:陈兰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