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文化

共叙乡情,反哺故里。8月28日上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方勇教授名医工作站”签约揭牌仪式在景德镇市第一人民医院举行。市一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应学明,副院长熊亚莉及医务科、肿瘤内科全体医务人员参加了仪式。
接下来,瓷都乡贤方勇教授将与景德镇市第一人民医院肿瘤内科围绕医疗服务、学科建设、技术指导、院际会诊、科研合作、人员培训等方面开展深入协作,助力医院肿瘤学科建设与诊疗能力实现新突破,为景德镇市及周边地区肿瘤患者搭建“家门口享优质诊疗”的便捷平台。
方勇教授虽然离开家乡多年,但他一直关注瓷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与市一院保持着紧密联系。他表示,当前基层医院在肿瘤精准防治、专科人才培养等方面都面临诸多挑战,希望通过名医工作室成为优质医疗下沉的桥梁,把国内先进的医疗理念、技术和人才带到瓷都,共同筑起肿瘤精准防治的高墙,解决肿瘤防治资源分布不均的问题,为家乡百姓的健康、瓷都医疗的发展贡献更多的力量。
应学明在致辞中向方勇教授表达了诚挚的敬意和感谢。他指出,浙大邵逸夫医院肿瘤内科是浙江省规模领先、综合实力强劲的肿瘤专科,作为首批国家肿瘤多学科诊疗试点医院,其在肿瘤诊疗领域的技术理念与学科优势显著。名医工作室的落地,将有效解决本地患者“看大病、找名医”的难题,为景德镇地区肿瘤防治事业注入新动能。希望肿瘤内科紧抓机遇,依托名医工作室平台,实现医院学科建设、医疗技术、管理水平与服务质量的全面提升。
签约仪式上,方勇教授也分享了合作愿景:“景德镇市第一人民医院在区域医疗服务中承担着重要责任,此次名医工作室的成立,我们团队将充分发挥在肿瘤个体化综合治疗、微创技术应用等方面的经验,通过技术指导、人员培训、病例会诊等方式,与院方共同提升诊疗水平,让优质医疗资源真正下沉到患者身边,切实解决临床实际问题。”
签约结束后,方勇教授立即投入工作,以“实战”模式开启首次合作服务,包括对微波消融适应症患者的评估、疑难病例会诊以及现场手术指导,全面展现了名医工作室“技术下沉、服务落地”的合作理念。
朱女士体检时发现肺部8mm结节,影像学提示早期肺癌,因担心传统手术创伤大而犹豫。针对朱女士的病情,方勇及肿瘤内科经过评估后给出精准诊断方案,为其成功实施了微波消融术。
另一位是直肠癌术后患者,肺部出现两个病灶,外院曾按“早期”治疗。经医疗团队分析后判断为“转移灶”,遂进一步通过“消融+活检”确认分期,为后续治疗方案的调整提供关键依据。“如果肺部病灶是转移,患者的分期就从早期变为晚期,治疗策略将完全不同。”方勇教授解释道,微创消融不仅能局部控制肿瘤,还能通过活检为精准分期和个体化治疗提供“金标准”。
接下来,市一院也将以名医工作室为依托,加强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持续提升肿瘤诊疗服务质量,为守护赣东北地区群众的生命健康贡献更大力量。
校 对 丨刘谨萱
一 审丨余 航
二 审丨黎 鹏
三 审丨胡 妮
文章来源:宣传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