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文化

景德镇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获批省市共建学科

发布时间:2021-02-01    点击量:1570

近日,从省里传来好消息:景德镇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获批省市共建学科,这是继市一院甲乳外科、胃肠外科、肝胆外科、心血管内科、眼科、肿瘤科、产科、检验科、小儿神经内科、内分泌科、神经内科获批省市共建科室后,第十一个获批的省市共建学科的科室。

     近年来,随着高新设备与技术的引进,市一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医疗技术、业务能力均得到迅速地发展。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卢志军表示,此次共建标志着我院与江西省胸科医院将展开全新的合作与学术交流平台,为科室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及科学研究起到积极地推动作用。今后,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将在江西省胸科医院的鼎力支持和帮助下,全面提升医疗、教学、科研能力,通过共建最终达到省内先进水平。

      面对2020年初的新冠疫情,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全体人员凭借医者的担当坚守留观病房;疫情过后,科室聚焦每一名深受呼吸道疾病折磨的患者,将前沿治疗指南与现实状况结合,制定最适宜的治疗方案,完成了多例呼吸危重症患者的救治,以实际行动推进呼吸系统疾病的规范化诊治,持续提升患者的安全感、获得感和幸福感。

微信图片_20210201084414.jpg

卢志军,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主任医师,1991年毕业于江西医学院,大学本科,学士学位。一直从事临床一线工作,包括临床医疗、教学、科研、科室管理工作,其中从事呼吸内科工作20余年(任呼吸科主任九年),熟练掌握呼吸内科各种诊疗技术,善于呼吸内科疾病的诊治,尤其是呼吸科危重症和肺癌的诊治。积极从事临床科研活动,申报并结题市厅级课题8项,其中一责任人一项,作者撰写论文5篇,其中国家论文3篇。获景德镇市百千万人才称号,2014年获选本院十二名医院知名医生之一,获景德镇市科技进步三等奖一次。

病例一: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成功挽救大咯血患者生命

      一年多反复咯血,对于74岁的李大爷(化名)来说,如同一次又一次的折磨,令他苦不堪言。几天前,他再次因咯血住入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胸部CT示右上肺支气管扩张并感染。经系统地止血处理、镇咳治疗后,他仍然间断地咳出红色鲜血……情况十分危急,随时都可能因大咯血引起窒息,猝死的风险非常高。通过与血管外科会诊,经研究,一致认为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才有可能在短时间内达到止血效果。在确定患者无明显介入栓塞治疗禁忌症后,拟行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

      征得家属同意后,18日,患者正式进行手术。同时,卢志军特邀省市共建学科江西省胸科医院许玉华教授前来指导,希望能够提升科室团队实力。当天,医疗团队穿着三十斤的铅衣,找到患者出血的责任血管,造影确认安全后,缓慢注入栓塞微球和弹簧圈,出血责任血管和分支被逐渐被栓塞,栓塞完成后,咯血不止的李大爷转危为安。手术仅用两个小时。

      2013年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首次成功为患者实施支气管动脉栓塞术以来,该科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已通过介入治疗成功抢救多例大咯血患者。卢志军介绍,目前,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是一种微创替代手术,是治疗大咯血或反复咯血最有效的非手术方式。简单来说,支气管动脉栓塞术就是在腿上用针穿刺一个米粒大小的口子,然后将导管送入胸主动脉附近,寻找出血的支气管动脉及肋间动脉,找到后用特殊的材料把血管堵住,一般情况下止血效果是立杆见影的,很多患者血管堵住后马上就不咯血了。且手术创口小、恢复快,患者能耐受。

病例二:支架置入术缓解气道狭窄

      今年1月,一名老年患者因胸闷气促十多天天来到市一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有两年多肺腺癌病史。入院后,通过胸部CT检查提示右主支气管、严重狭窄、气促症状明显。如若不采取有效措施,患者呼吸困难将逐渐加重,甚至出现呼吸衰竭危及患者生命。115日,责任医师采取了局麻支气管镜下的金属裸支架置入术,术后后患者气促、喘息等症状立即改善。

      大气道狭窄主要常见为肿瘤、气道外压迫、异物梗阻所致,对于外压导致气道狭窄出现呼吸困难极易导致通气障碍导致呼吸衰竭。支气管镜介入治疗为解决该类疾病的主要手段,行支架置入为常用手段。

      目前,肺癌发病率逐年升高,且肺癌晚期往往伴随着气道狭窄、呼吸困难,导致患者治疗。针对此类呼吸道疾病,市一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最新引进了支架置入术,旨在改善患者通气功能的同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稿件来源于瓷都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