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升赣东北地区肿瘤疾病防治能力,2025年4月30日上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主任、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院长徐瑞华率10名国内知名教授团队来到了景德镇市第一人民医院,隆重举行市一院加入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肿瘤专科联盟揭牌仪式,同时开展学术讲座、疑难病例研讨及查房、手术示教等活动。市卫健委党组成员、副主任姜东波,市一院党委书记王祉武,党委副书记、院长应学明出席仪式。院领导班子成员、临床业务骨干及相关职能科室齐聚一堂,共同见证这一重要时刻,会议由市一院副院长宋波主持。
此次市一院加入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肿瘤专科联盟,是医院结成高水平医院跨区域联动“一对一”帮扶、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的又一重要项目,将全面提升全市乃至赣东北肿瘤综合防治水平,更好满足群众看病就医需求。
徐瑞华作为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主任对于市一院加入联盟表示热烈欢迎。他指出,保障人民生命健康是重要课题,当前我国肿瘤防治面临巨大挑战,专科联盟是构建全国肿瘤防治网络、落实国家战略的重要模式。肿瘤是可防可治的疾病,我国肿瘤防治水平已显著提升,部分领域走在世界前列。未来将通过技术帮扶、人才培养、医疗技术下沉、科技创新合作及管理经验共享等方式深化与市一院的合作,推动肿瘤防治事业取得更大突破,让百姓切实受益,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愿携手更多合作者,共同为国家肿瘤防治事业发展努力。
姜东波代表景德镇市卫健委热烈欢迎远道而来的各位专家。他指出,景德镇位于赣东北区域中心,服务“两省五市”约400万人口,近年来全市医疗卫生体系逐步完善,但肿瘤防治工作仍大有可为。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是行业标杆,此次市一院加入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肿瘤专科联盟,意义重大,标志着区域肿瘤防治事业开启新篇。希望全院医疗工作者借此机会汲取经验、提升医疗素养,期待市一院在肿瘤防治领域实现跨越式发展,达成大病不出市目标,筑牢百姓健康防线。
应学明表示,景德镇市第一人民医院作为区域重要医疗机构,虽不断提升肿瘤防治水平,但面对患者需求,仍需更强技术与资源支持。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是国内顶尖肿瘤专科医院,双方建立肿瘤专科联盟,意义重大,既顺应医疗发展趋势,也践行健康中国战略。市一院将以联盟成立为契机,建立长效机制,深化人才培养、强化学科建设、推动科研合作,进一步提升市一院肿瘤诊疗水平,打造肿瘤防治合作典范,助力肿瘤防治事业发展。
徐瑞华 中心主任、院长,肿瘤内科教授、主任医师
韦玮 中心院长助理、医务处处长 肝脏外科主任医师
王峰 中心院长助理、肿瘤内科主任、教授、主任医师
签约授牌仪式后,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的专家教授分别深入科室开展病例分析、教学查房、手术示教等丰富多彩的学术活动,与肿瘤内科、胃肠外科、肝胆外科、泌尿外科、甲乳外科、头颈外科等科室主任进行了深入的沟通交流,以生动详实的内容为在场医务人员带来前沿知识,助力提升市一院肿瘤诊疗水平。
向右滑动更多
此次活动不仅是两院的深度联动,更是推动景德镇市医疗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实践。未来,市一院将围绕分级诊疗、学科共建等领域持续发力,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创新服务模式、强化人才交流,逐步构建起“防-筛-诊-治-康”全周期健康服务体系,为全面推进健康景德镇建设贡献实践智慧。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中山大学肿瘤研究所)成立于1964年3月,是新中国成立最早的四所肿瘤医院之一。中心是全国规模最大、学术力量最雄厚的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于一体的肿瘤学基地之一,承担国家肿瘤防治重任,在全国尤其是华南地区及港澳台的肿瘤防治工作中发挥着龙头作用,学科地位、综合实力居全国领先水平。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现有国家重点学科(肿瘤学)、华南恶性肿瘤防治全国重点实验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家新药(抗肿瘤药物)临床试验研究中心、肿瘤医学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是广东省癌症中心、广东省食管癌研究所的依托单位。主办英文学术期刊 Cancer Communications(《癌症通讯》杂志),多次入选"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和"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2014年被SCI收录,目前影响因子20.1(JCR 2023),在JCR 肿瘤学分类中位于Q1区,在亚洲综合肿瘤学领域学术期刊中排名第一。
校 对 丨刘谨萱
一 审丨余 航
二 审丨徐婷玉
三 审丨胡 妮
文章来源:宣传科